

导言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据已成为个人与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威胁也日益猖獗,其中勒索病毒(Ransomware)以其高破坏性和强隐蔽性,成为当前网络安全领域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近期,一种名为 .weaxor 的新型勒索病毒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活跃,它通过高强度加密锁定用户文件,并以此勒索高额赎金,给无数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心理压力。数据安全问题刻不容缓,您可添加我们的技术服务号(huifu234),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保障您的数据安全。
.weaxor勒索病毒加密后行为与痕迹
1. 勒索信息文件生成机制
.weaxor勒索病毒在完成文件加密后,会在多个位置留下勒索信息文件,目的是引导受害者与攻击者联系并支付赎金。这一行为是勒索病毒攻击链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其“盈利”模式的起点。
常见文件名称与位置
勒索信息文件通常以易于识别的名称命名,例如:
- readme.txt
- decrypt_files.html
- how_to_back_files.hta
- !!!READ_ME!!!.txt
这些文件会被放置在多个显眼位置,包括:
- 桌面:确保用户开机后第一时间看到;
- 每个被加密文件的目录:增强提醒效果;
- 启动目录(如 %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实现用户每次登录后自动打开;
- 临时目录(如 %Temp%):防止被轻易删除。
文件内容结构分析
勒索信息文件的内容通常具有高度模板化,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加密说明:
-
- 明确告知用户其文件已被加密;
- 强调文件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恢复。
-
赎金金额与支付方式:
-
- 通常要求以比特币(BTC)、门罗币(XMR)等加密货币支付;
- 赎金金额根据目标规模设定,个人用户一般为几百到几千美元,企业目标可能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
- 有时会设置“限时优惠”,如72小时内支付可打折,以制造紧迫感。
-
攻击者联系方式:
-
- 提供 Telegram、Tox Chat、Session 等匿名聊天工具的 ID;
- 或提供 ProtonMail、Tutanota 等匿名邮箱地址;
- 某些变种甚至会提供“在线客服”页面,模拟正规服务流程。
-
警告与威慑:
-
- 明确警告用户不要尝试修改文件、使用第三方解密工具,否则可能导致密钥丢失;
- 部分病毒会威胁“公开数据”,即如不支付赎金,将在暗网泄露敏感文件。
2. 系统痕迹与持久化机制
.weaxor勒索病毒在完成加密后,往往会通过修改系统设置、创建计划任务等方式维持对系统的控制,并尽可能隐藏自身踪迹。
注册表修改
病毒通常会修改以下注册表项,以实现持久化或干扰用户操作:
-
自启动项:
-
- 路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 或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 作用:确保每次用户登录时自动执行病毒本体。
-
禁用任务管理器:
-
- 路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
- 键值:DisableTaskMgr = 1
- 目的:防止用户通过任务管理器结束病毒进程。
-
隐藏文件扩展名:
-
- 路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 键值:HideFileExt = 1
- 作用:使用户难以识别加密后的文件类型。
计划任务
部分高级勒索病毒会创建计划任务,实现定时激活或重新执行:
- 使用 schtasks 命令创建任务;
- 任务触发条件包括:
-
- 用户登录时;
- 系统空闲时;
- 每日定时执行;
- 任务名称通常伪装成系统任务,如 WindowsUpdate、GoogleUpdate 等。
日志清除
为逃避取证分析,病毒会尝试清除以下日志:
- Windows 事件日志:
-
- 使用 wevtutil cl 命令清除 Application、Security、System 等日志;
- PowerShell 历史记录:
-
- 清除 %APPDATA%\Microsoft\Windows\PowerShell\PSReadLine\ConsoleHost_history.txt;
- 浏览器历史与缓存:
-
- 部分病毒会清除 Chrome、Edge、Firefox 等浏览器的数据,防止通过历史记录追溯攻击来源。
3. 实际案例与变种行为差异
不同勒索病毒变种在“加密后行为”上存在差异,例如:
- LockBit:除了生成勒索信,还会在桌面生成 BMP 格式的勒索图片;
- BlackCat(ALPHV):使用 Rust 编写,支持 Linux 系统,勒索信格式更专业化;
- Conti:会窃取数据并威胁泄露,同时加密文件,形成“双重勒索”模式。
应对与取证建议
应对措施
- 隔离网络:立即断开受感染设备的网络连接;
- 保存勒索信:不要删除勒索信息文件,可用于后续分析与解密尝试;
- 备份镜像:对受感染设备进行完整磁盘镜像,保留取证证据;
- 联系专业机构:如执法部门、网络安全公司。
取证建议
- 检查注册表自启动项;
- 分析计划任务列表;
- 恢复被清除的日志(如通过 Event Log Explorer);
- 使用内存取证工具(如 Volatility)提取运行时信息。
后缀.roxaew勒索病毒, weaxor勒索病毒,.wxx勒索病毒,.weax勒索病毒,.bixi勒索病毒,.baxia勒索病毒,.chewbacca勒索病毒,.onechance勒索病毒,.peng勒索病毒,.eos勒索病毒,.mallox勒索病毒,.DevicData勒索病毒,.helper勒索病毒,lockbit3.0勒索病毒,.backups勒索病毒,.reco勒索病毒,.bruk勒索病毒,.locked勒索病毒,[datastore@cyberfear.com].mkp勒索病毒,mkp勒索病毒,.[[Ruiz@firemail.cc]].peng勒索病毒,.REVRAC勒索病毒,.[[Watkins@firemail.cc]].peng勒索病毒,.rolls勒索病毒,.kat6.l6st6r勒索病毒,.kalxat勒索病毒,.888勒索病毒,.AIR勒索病毒,[xueyuanjie@onionmail.org].AIR勒索病毒等。
这些勒索病毒往往攻击入侵的目标基本是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包括一些市面上常见的业务应用软件,例如:金蝶软件数据库,用友软件数据库,管家婆软件数据库,速达软件数据库,智邦国际软件数据库,科脉软件数据库,海典软件数据库,思迅软件数据库,OA软件数据库,ERP软件数据库,自建网站的数据库、易宝软件数据库等,均是其攻击加密的常见目标文件,所以有以上这些业务应用软件的服务器更应该注意做好服务器安全加固及数据备份工作。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勒索病毒最新发展态势或需要获取相关帮助,您可关注“91数据恢复”。
联络方式:
客服热线:400-1050-918
技术顾问:133-188-44580 166-6622-5144
邮箱:91huifu@91huifu.com


